传统乐器鉴赏 | 净化心灵的缔造者!
    
	 
	在真正的音乐中,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,比言词更好得多。——门德尔松 
	让自由的艺术和音乐本身美的规律冲破技术的樊篱,给思想和心灵以自由。——海顿 
	音乐是人类的灵魂,乐器就是灵魂的缔造者! 
	跟宝宝走进传统乐器的世界吧!Let‘s Go! 
	
	★四胡★
	
 
	特点:优美、醇厚、悠扬
	拉弦乐器,又名四股子、四弦或提琴。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,源于古代奚琴。宋代陈旸《乐书》: 
	“奚琴四胡本胡乐也。在蒙古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郭尔罗斯,四胡作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民族乐器,得 
	到了世代传承。在旧社会,四胡是民间艺人用以倾诉牧民苦难生活、鞭鞑剥削和压迫,向往美好生 
	活,歌颂英雄史诗的手段。 
	
	
	  
	★雅托克★
	
 
	特点:音色粗犷、洪亮
	雅托克即蒙古筝。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,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 
	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。雅托葛分有十二根弦和十根弦两种。主要在锡林郭勒盟和伊克昭盟 
	一带流传,因其年代久远,所以在当地牧民中影响很大。 
	一般十二根弦筝用于宫廷或庙堂,十根弦筝流传在民间,多半用来为民歌和牧歌伴奏。
	
	  
	★火不思★
	
 
	特点:音响圆润,音色柔和
	火不思 :蒙古族弹拨乐器,见于元代,盛行于明代,清朝列入国乐,清后失传,建国后重新研制成 
	功。流传于中国新疆、内蒙古、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。火不思还用于民间器乐合 
	奏,在河北省易县东韩村的十番会演奏中,至今仍使用火不思。传统的火不思,形似饭勺,琴杆较 
	长,共鸣箱较小,由于音箱蒙 有皮膜,因而音色富有浓厚的草原风味。 
	
	
	  
	★胡笳★
	
 
	特点:富有浓郁民族色彩
	胡笳是蒙古族边棱气鸣乐器,民间又称潮尔、冒顿潮尔。该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、新疆维吾尔族 
	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。胡笳可用于独奏、器乐合奏或乐队伴奏,是富有浓郁民族色彩 
	的吹奏乐器。多运用喉音吹奏,常用喉音与管音结合同时发出声音,或用喉音引出管音。发音柔和、 
	浑厚,音色圆润、深沉。演奏技巧独特,擅长吹奏蒙古族长调乐曲。
	
	  
	★托布秀尔★
	
 
	特点:音色优美浑厚
	托布秀尔,新疆蒙古族特有乐器之一。是中国北方古游牧民族中所流传的木质短颈拨弦乐器的后裔, 
	造型美观而又制造简便,音色优美浑厚,便于携带。特别适合于游牧生活,因此深受牧民喜爱,在新 
	疆蒙古族中流传的十分广泛。在民间喜庆的集会上弹奏“沙布尔登”以外,托布秀尔也可以演奏单独
	供欣赏的乐曲,还可用来为民歌和《江格尔》等说唱长诗伴奏。
	
	  
	★胡琴★
	
 
	特点:音色柔和浑厚,富有草原风味
	胡琴,琴类一种,因为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,古代汉人称谓北方少数民族为“胡”,从北方传过来的 
	琴,因此而得名。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。古称胡尔。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,意为勺子琴,简称西 
	胡。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。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,也称马尾胡琴。历史悠久,形制独特,音色柔和 
	浑厚,富有草原风味。可用于独奏、合奏或伴奏。 
	
	
	  
	★马头琴★
	
 
	特点:声音圆润,低回宛转
	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,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,马头琴,是蒙古民间拉弦乐 
	器。琴身木制,长约一米,有两根弦,共鸣箱呈梯形,声音圆润,低回宛转,音量较弱。马头琴是 
	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,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,也是民间艺人和牧民们喜欢 
	的乐器,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、激昂的特点,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、生活和草原风格。 
	
 
	我们致力于保护版权,本公众号推送的非原创文章主要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 
	可能无法联系到原作者,如果涉及侵权问题请直接联系我们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 
	来源:百度